联系方式
- 江南古桥文化研究会
- 电话:
- 传真:0571-85361298
- 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湖州街51号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理三415室
诸暨有一座桥竟然造了113年!
发布时间:2019/5/14作者:文章来源:
听闻诸暨有一座桥竟然造了113年,趁着周日天气晴好,古桥研究会部分成员先行考察了这座传奇古桥!
古桥研究会成员考察永宁桥
这始建于清光绪乙巳年(1905年)的永宁桥,位于诸暨市枫桥镇永宁村,连接着石砩、溪东两个自然村。历经113年的岁月沧桑,永宁桥依然发挥着它的功用,是两个自然村村民步行往来最便捷的通道。但一直以来,永宁桥都是不完整的,桥面由石板铺成,中间却留有一块三尺见方的凹地,任由野草生长。
永宁桥为什么会造成这样?空缺处又藏着怎样的奥秘?2018年,永宁村举办的五代石圆桥典礼活动,向世人揭晓了一个“百年梦圆”动人故事,引来各方关注,中央电视台《厉害了,我的国》栏目摄制组知悉这一个消息后,也特意赶来采访。
先人造桥时留下“遗憾”
永宁桥是诸暨现存的著名石拱古桥之一,光绪乙巳年(1905)由石砩自然村族长黄家潮与溪东自然村族长宣锡林两人牵头建造,他们按事先达成的协议设计图纸,各请了一批东阳籍的造桥工匠,各半施工,定期合龙。
永宁桥为三孔石拱桥,每孔跨度10米,高7米,宽4米多。桥头两侧各砌有22级台阶,中间为石板砌成的平面,全长约27米。水上部分建桥墩两个,连同引桥、主桥全长约45米。正面两桥墩上东西两方,各刻有“太平江”和“永宁桥”以及“光绪乙巳年”字样的碑额。
据永宁村退休教师黄斌礼介绍,村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老祖宗家训,大家都没有忘记,“造永宁桥的时候,在桥面的正中处特意留了一块三尺见方的凹地。当时两个村子立规,村里出现五代祖孙圆满的有福人家时,就可用石板将桥面铺完整,然后再装上两侧扶栏,这样才算圆满完工。”
百年古桥今朝终于圆梦
永宁桥五代石圆桥典礼
行政村调整时,石砩、溪东、永联等自然村合并为永宁村。而永宁桥,依然一如既往地静静伫立在太平江上,历经百年风雨,古桥之梦,一直未圆。
直到2017年年底,永宁村石砩自然村黄维赤老人的曾孙喜得贵子,实现了五世同堂。村民们奔走相告,永宁桥圆梦之事也提上了村两委的议事日程。
经过相关筹备,永宁村举行了永宁桥五代石圆桥典礼。一块刻有“永宁桥功成光绪乙巳年,五代石名就二零一八年”等字样的石板,填补了桥面的空白。
那一天,永宁村人就像过节一样,他们的开心和喜悦写在脸上。他们都说,终于圆了老祖宗的梦想。这个梦想,他们等了百年!
国泰民安才有五世同堂
五世同堂的老寿星黄维赤先生今年92岁,妻子陈杏青今年91岁。两老健康乐观,生活可以自理,平时做做家务,种种蔬菜,伺候花草,老年生活过得悠然自在。黄维赤夫妇育有三个儿子,两个女儿。如今,他的长子黄伯锦也做了太公。一家人尊老爱幼,相亲相爱。葛焕标中将曾亲笔书写了一块“五世同堂,天伦之乐”的匾额,赠送给他们这一家子。
永宁桥的故事,引起了众多媒体关注,中央电视台《厉害了,我的国》栏目摄制组也闻讯赶来。他们一直在永宁村蹲点拍摄,不仅拍下了永宁桥的百年梦圆,也拍下了新时期乡村的美好生活。
“只有在这样的盛世,只有国泰民安,才能实现五世同堂。老祖宗他们那时候完不成的心愿,我们这一代人终于完成了。”永宁村党总支书记黄伟中激动地说,“这样的古桥圆石活动,也是一次孝老爱家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,希望永宁村的孝之花越开越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