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方式
- 江南古桥文化研究会
- 电话:
- 传真:0571-85361298
- 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湖州街51号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理三415室
四神兽趴蝮守护王江泾古桥 古运河焕发新风采
发布时间:2019/10/12作者:文章来源:浙江新闻
在秀洲区王江泾镇,有一座明朝建造的石拱桥——长虹桥。长虹桥横跨在京杭大运河上,船只来来往往,这座400多年的老桥,随时都有被撞坏的危险。在2008年2月,港航部门决定,在桥的两头打了四个防撞墩子,来保护梁桥。墩子上刻的神兽是“趴蝮”(ba xia),“趴蝮”(baxia)相传是龙生九子之一。十年过去,“趴蝮”有没有保护好长虹桥,长虹桥周围又有哪些新变化,我们一道去看看。
1611年,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,当时的嘉兴知府吴国仕,了解到王江泾大运河上的渡船,经常淹死人,就决定建一座大石桥,造福当地百姓,取名"长虹桥"。老百姓为了感谢吴国仕,把长虹桥叫成了"吴公桥"。长虹桥建成后,修修补补好几次。康熙五年,也就是1666年,嘉兴知府带领王江泾的地主们,重修长虹桥。嘉庆十三年,也就是1808年,当地有钱人又重了长虹桥。1880年,长虹桥的石栏杆缺失严重,当地人又修了一次。2001年,航管部门把主航道上的桥座,进行了加固处理,焊上了防撞钢板,绑上了橡皮靠垫。2008年,又做了4个防撞墩子,4只神兽趴蝮(bā xià)看护桥门。
4个水怪,南面两只,北面两只,各自把守桥墩两侧。水怪浑身长满鳞片,脑袋翘高,尾巴下沉,吹胡子瞪眼趴在水面上,就像在警告过往大船,千万不要碰我。
嘉兴市港航管理局航道管理科科长 濮卫忠:它实际上是一个叫"趴蝮",它呢是龙生九子其中之一,是一方镇水神兽,也是保一方平安的一个神兽来镇这条航道。
当然,光靠神话故事来保佑古桥是不行的,还得靠四个趴蝮实际作用,以前为了保护古桥,在桥墩上绑汽车轮胎,那实在太难看,效果也不好,市政府要求港航局拿出新方案,使"长虹桥"防撞保护设施既防撞,又漂亮,2008年2月,请中国美院设计,经过五稿修改,最终确定做四个"趴蝮"形状的防撞墩。
嘉兴市港航管理局航道管理科科长 濮卫忠:也是我们与桥梁和谐统一起来,与自然就统一起来。
濮科长说,这4个水怪内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果,每个重量8吨,打桩深度19米。从设计到施工结束,总共一年多时间,花了100多万。
嘉兴市港航管理局航道管理科科长 濮卫忠:那么水流比较急,水又比较深,所以整一个来说,工程虽小,但是我们施工难度是很大的。
这四个防撞墩建成以后,有效减轻大船对于长虹桥的威胁。
2016年,王江泾镇修缮好长虹桥,装了监控系统,还对桥身做了亮化,在趴蝮前面增设了四个航标灯。
王江泾镇文化站长 陈宏伟:进一步提升了这个长虹桥通行的安全。
陈宏伟说,要让长虹桥万无一失,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挖一条河出来,让所有的船都绕开长虹桥。这个计划能不能实现,现在还不好说。2014年长虹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,镇里对长虹桥周围的环境进行了彻底整治。
王江泾镇文化站站长 陈宏伟:我们这里原来有热电厂,有水泥厂,周边还有一些违建,还有码头,预制厂等等这些,这几年来,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和经费,都进行了清理,光光热电厂和水泥厂的搬迁,我们都花了3个多亿。
污染源搬了,脏乱差整治了,镇里又对长虹桥周围景观进行品质提升。
王江泾镇文化站站长 陈宏伟:保护好,传承好,利用好这个精神,我们对整个运河周边进行了总体的提升,现在我们投入五千多万,打造了运河文化公园,现在所有周边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。今年以来,大家到王江泾来一看,都是感叹面貌大变。
长虹桥运河文化公园面积100亩,里面有牌坊、墙绘、雕塑、长廊、健身设施、绿道、草坪、花坛、亭台楼阁。这批戏曲和唱歌爱好者每天都来。去年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复,同意设立嘉兴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。长虹桥作为古运河上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,将继续焕发风采。
(原标题《【十年】四神兽趴蝮守护王江泾古桥》。编辑王一川)
本文章转载于浙江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