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方式
- 江南古桥文化研究会
- 电话:
- 传真:0571-85361298
- 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湖州街51号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理三415室
海曙高桥村:桥与水的记忆传承
发布时间:2021/3/18作者:文章来源:学习强国
古韵遗风,高桥雄踞;扁舟唱晚,通江达海。老街新貌,倒影卓绝;石板码头,游人如织。
高桥村以桥得名,一座高桥老桥见证一个村的历史。西塘河的水是独属江南的柔秀,但村西古朴苍健的高桥老桥却充满阳刚之气。这座重建于南宋宝祐四年(1256)的“甬上十佳名桥”,是甬城西部平原最雄伟的石砌拱桥,亦是古代宁波水陆交通要道,可容两艘官船并行。作为赴任官船进入宁波内河系统的第一桥,高桥南面的桥额刻着“指日高升”,旁有“巨浪长风想见群公得意,方壶员峤都从此处问津”对联;北面的桥额刻着“文星高照”,对联是“水涨春江双桨移来天上,月明夜渚一珠点到波心”。宋代抗金史上第一次胜利——高桥大捷,又称“明州保卫战”,就是在这里发生的。
沿着桥下的西塘河一路向北,便能望见伫立于浙东运河起源地的“明州锁钥”——大西坝。大西坝是运河船只从姚江进入内河的重要节点,将天然江河与人工塘河连在一起,解决了潮汐、水位对航运的影响,起到了阻咸蓄淡、调节水位的功能。2013年3月,大运河姚江水利航运设施大西坝旧址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如今,大西坝凉亭的旧址仍在,新建的调水工程高桥泵站和蟹堰闸,与沧桑的“鄞县大西坝翻水站”形成鲜明对比。
有桥有水的高桥村,自古水陆交通便利,如今,中山西路、通途西路、轨道交通1号线穿村而过,便捷的交通成为高桥村发展的一大助力。
千百年来,高桥记载着姚江畔先民创造的灿烂文明,见证水上运输线的喧嚣与繁华。闸、堰、坝,叙说着先辈们创造的辉煌;高楼、轻轨、通途,记录了新一代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的担当精神。历史的凝重与现代的时尚在这里融合,新时代的高桥人意气风发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努力奋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