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方式
- 江南古桥文化研究会
- 电话:
- 传真:0571-85361298
- 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湖州街51号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理三415室
赤溪五洞桥
别名: | 年代: | 时代: | |||
尺寸: | 25米×1.7米 | 材质: | 结构: | ||
文保: | 保持情况: | ||||
地址: | 温州浙江市苍南县赤溪镇过溪村 |
古桥概况
赤溪五洞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赤溪镇过溪村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其始建年代不详,重建于宋咸淳三年(公元1267年)。桥为南北走向,长25.0米,宽1.70米,属五孔梁式石桥。每孔并排直铺三组石板,构成桥面通道。
古桥构造
五洞桥为5孔石墩石梁桥,全长24.6米,宽1.7米。中孔左右桥墩为条石砌筑的石墩,上下游均砌分水尖。另两孔桥墩为石排柱式,由3根方柱并列组成,上横帽梁石。两边孔端部置有桥台帽石。桥而用3根长条石并列铺成,中孔石梁外侧刻有“宋成淳年I卯良月重建”楷书题记,此确凿纪年应为重建年代的实证。该桥因地制宜布局,桥墩设计独特,采用石墩与石排柱组合式结构,浙江很少见。
古桥历史
该桥原建于溪流人海口附近,桥下可通船只。当年兴盛之时,商船熙熙攘攘往来桥下,进出赤溪港,是凤阳瓷碗、矾山明矾外运必经之道,对考察古代沿海交通、桥梁建筑极具意义。经历沧海桑田变化,现存五洞桥河道已淤积,舟楫不通,但仍是近旁村镇重要交通设施。
中国清代,山民出资在五洞桥以南的溪水上建造60米长的碇步,分高矮两组排行,每行宽一米多,共用128块石砌成,供人过溪,这就是赤溪古碇步。现立在古碇步旁有石碑——赤溪矴埠,记载“乾隆戊戌年(1778年)重建,清道光十二年刻碑”。
古桥文化
古桥横卧于田野之上,又形成了桥边“稻香千亩、蛙声一片”的奇特景象。桥附近有打铁宫,是宋咸淳年间为纪念熔铁名匠林祖清而建,官内有一座古戏台,外观呈亭台状,造型古朴典雅,工艺精湛。
古桥保护
赤溪五洞桥历史悠久,保存完整,对研究宋代桥梁建筑和水利设施具有重要价值。2006年5月,该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