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方式
- 江南古桥文化研究会
- 电话:
- 传真:0571-85361298
- 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湖州街51号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理三415室
宁海桥
别名: | 宁海渡 | 年代: | 时代: | ||
尺寸: | 225.7米×5.8米 | 材质: | 结构: | ||
文保: | 保持情况: | ||||
地址: | 福建莆田市市涵江与黄石两地交界处 |
古桥概况
宁海桥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与黄石两地交界处,木兰溪下游的入海口,古为宁海渡,故名宁海桥。宁海桥初建于元代元统二年(1334年)。由于溪海在此处汇流,建桥工程十分艰巨,自元至清,300多年间六建六圮。到清雍正十年(1732年)第七次修建,历时15年才建成功。是一座势如长虹、凌空飞架的大石桥。每年端午节,拂晓站在桥上观日出,蔚为奇观:旭日初升,极似一面大圆镜,放射出万道金光;桥下波光粼粼 ,犹如金龙逐波,十分壮观,故有“宁海初日”之雅称,为“莆田二十四景”之一。该桥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83年在桥上加铺了一层水泥桥面,秀屿港至涵江的公路从此通过,与福厦公路衔接。宁海桥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古桥构造
宁海桥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距离市区约15公里的木兰溪入海口,南北走向。木兰溪下游把兴化平原为南、北洋,南岸为宁海(今荔城区黄石镇桥兜村),北岸为涵江(今涵江区白塘镇镇前村)。因这里溪海汇集,潮大流急,泥沙滚滚,建桥工程十分艰巨。从元代元统二年(1334年)至清康熙十九年(1680年)的三百多年间,六建六圯。现存的桥,是从清雍正十年(1732年)开始,耗费15年修建的。全长225.7米,宽5.8米,有船形石墩14座,高10米,两墩间的净跨径8.8:11.8米,比我国著名的五里桥和洛阳桥的跨度还大。桥面用75块长13米、宽、厚各1.2米的巨石条铺设而成,每块条石上都刻有捐施者的姓名和捐资数额。桥面两旁有石扶拦,望柱头雕刻着姿态不一,线条简练的石狮浮雕。桥的两端,原竖有高约3米的戴盔披甲、手执长剑的护桥将军石像四尊,现只 存两尊,系明代雕造。
古桥历史
古桥文化
古桥保护
这种“桥上桥”的模式,在全国都较为罕见,对古桥造成了巨大的破坏。自从古桥被架了新桥,交通量急剧增加,各种大型车辆通过时产生剧烈震动,使古桥桥墩不堪重负,尤其是中间桥面出现严重下沉,整个桥面还有不同程度断裂,彻底成了危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