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方式
- 江南古桥文化研究会
- 电话:
- 传真:0571-85361298
- 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湖州街51号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理三415室
台州椒江章安桥
别名: | 年代: | 时代: | |||
尺寸: | 30.6米×4.9米 | 材质: | 结构: | ||
文保: | 保持情况: | ||||
地址: | 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章安街中 |
古桥概况
章安桥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章安街中,东西横跨于回浦,连接章安古街,始建于西汉,原为木桥,桥栏红漆,故又称赤柱桥。《临海县志》载,桥初建时“其上有楼,东西有亭”。晋时成公绥为章安令,曾登赤栏桥,望江作《云赋》。进桥为清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建,三孔石拱桥,长30.6米,宽4.9米,高10米。左右望柱各10个,柱头雕饰狮、猴及莲花,栏板浮雕各种花卉,两端石踏跺各8级,桥西端与祠山庙相接,庙建于咸丰三年(1853年)。
古桥构造
章安桥为三孔石拱桥,长30.6米,宽4.9米,高10米。左右望柱各10个,柱头雕饰狮、猴及莲花,栏板浮雕各种花卉,两端石踏跺各8级,桥西端与祠山庙相接,庙建于咸丰三年(1853年)。
古桥历史
据《临海县志》记载,此桥原名赤栏桥。最早的时候,这座桥是木桥,因为桥栏涂上了红油漆之故。有关记载称:“旧有亭,东西有楼,晋成公绥为章安令,登桥望江制《云赋》。”成公绥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,东郡白马(今河南滑县)人。他平时有一毛病,就是“口吃”,但却喜好音律,一到吹弹歌唱之际,就不“口吃”了,所作文章辞藻华美,念起来声音琅琅,音韵铿锵,为当时文学界所识赏。可惜的是,他的诗文集在唐宋时即已散失,明代人根据其他典籍所辑录的《成公子安集》中,已经没有了他在章安所作的《云赋》。
清乾隆时,章安学者叶丰的《赤栏桥怀古诗》写出了章安的历史变化和赤栏桥的雄姿,引发了诗人的怀古之情,并告诫后人:要想安居乐业,必须注重边防。
章安桥历代都重修过,现存的桥是清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重修的。虹桥映带澄水,为闹市中一幽境,是旧时章安胜景。建桥时期的回浦,水面宽阔,因而初造章安桥时有拱券形三洞,以便泄水。
古桥文化
章安桥历史悠久,景色宜人,历代名士曾赋诗赞咏。清代文人叶丰曾作《赤栏桥怀古》诗云:
章安古名郡,晋代衣冠扬。
东西列街市,高桥跨中央。
湾环互轻舸,浦溆会经商。
赤栏扶左右,凭眺雄南方。
太守成公绥,作赋始擅场。
古桥保护
200多年来,由于人口繁衍,土地渐少,章安街也向桥两端挤占,现在见到的桥,中间一孔下还有水,其余两孔不仅看不到水,连拱券也难以看到。章安桥虽无两汉时代红漆木栏杆的模样,但桥主体仍在,反映了当年章安的中心地位,并保持了原桥风范。
桥边立有块石碑,一块为1984年;另一块为2007年6月7日,被台州市人民政府列为“台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”。